Sunday, October 5, 2025

HKEJ - Ivan Ho 2025-10-06 [AI競爭白熱化 狂潮隨時玩完]

最近接連有大型企業高層對人工智能(AI)的牛市爆破發布預警。亞馬遜的執行長貝索斯指出,人工智能出現行業泡沫;高盛的執行長蘇德巍亦指美股在未來一年至兩年將因人工智能資本熱潮退卻而大幅回吐。兩人皆不否定人工智能對行業及世界的未來價值,但卻同時預警資本市場在人工智能範疇存在重大泡沫,而行業很快會出現贏家與輸家。換句話說,當市場認為一些公司最終會失敗,其股價可以從現時的泡沫價暴跌,就算成功的公司其估值亦有「去水份」可能。

 

在有關言論發表後,剛過去的周末網路搜尋「AI bubble」的流量激增。當市場開始關注誰是輸家,則市場將會對行業內的變化更敏感,人工智能股份不再如現在一樣雞犬皆升。

 

OpenAI為盈利到處搶生意

 

這些大企業的執行長口風變得謹慎,業內近日也應感受到未來一年是變天之年,要不就是能守住護城河,再因人工智能令其業務更成功;要不便是被顛覆本業,兼自身的人工智能投資回本無期。

 

在輝達(Nvidia)入股OpenAI後,OpenAI兩周內接連推出了新的服務,包括預告將在人工智能搜尋結果中加入商品購買接口,直接收取商戶引流廣告費,搶佔幾大科企的商戶廣告收益;發布Sora2,其影片被視為會影響短片內容的生態,對MetaFacebookInstagramGoogleYouTube皆有影響。這些舉動,被視為欲衝擊搜尋引擊廣告收入及顛覆社交媒體的生態。現時美國幾大科企主要靠本業的龐大利潤及現金流,維持在人工智能項目上的高資本開支,期望現在開發的人工智能項目,可提升本業的效率及利潤,並同時創出新的業務價值。

 

可是,當本業的利潤在人工智能發展途中被攤薄,情況將變得困難。首先,其龐大資本開支未必能夠持續,但不堅持下去,可能因而輸掉人工智能的競賽。故OpenAI變成盈利為目標的公司,並加快推動變現計劃後,既催生更大的資本市場泡沫,亦同時成了市場新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由於OpenAI急需達成盈利目標,在未來一年內,它將無可避免向所有科企在不同業上發起挑戰,搶佔現存廣告收益,以及在特定範圍作行業顛覆。如果它成功,其他科企現時的利益會受影響;如失敗,其龐大的貸款以及因其估值暴升而推高的市場估值亦會隨之塌下。當中的關鍵之處,或許是它的盈利來源,將是源於搶佔了其他人的餅,還是能夠創出新的價值?無論如何,在OpenAI主動出擊下,GoogleMeta的股價近日已即時受壓。

 

事實上,最近三個月雖然納指持續上升,但除了Google因反壟斷案完結而有一定升幅外,Meta、亞馬遜也接近是零升幅甚至是微跌。而且,它們的跌幅主要是在近周出現,亦一舉跌回上季發布良好業績後,出現的大型上升裂口內;Google也曾回試反壟斷案完結後翌日的價位,反映投資者已對科企在面對OpenAI挑戰下,資本開支及未來盈利,與現時估值是否匹配有所保留。相對而言,與OpenAI有深度合作的Microsoft,其透過WindowsOffice作人工智能變現的模式,反吸引市場資金換馬。

 

在面對OpenAI主動出擊下,根據一些科技博客透露,Google新近將外來爬蟲搜尋可取得排名1100順序的搜尋結果,變成每次只可取得頭10排名,令人工智能模型無法再快速透過其搜尋器獲得訓練資訊,加重競爭對手成本,以及令對手的人工智能模型結果可信程度降低。這也可被視為鞏固其護城河的舉動之一,令小規模的人工智能模型發展難度增加。

 

龍頭築圍牆 鞏固領先地位

 

依賴Google搜尋作流量入口的Reddit,因Google改動,令內容被瀏覽及被人工智能模型引用度急跌,股價周內急跌,在這場大戰內率先被波及。

 

由此看來,第四季科技行業消息,將因企業暗戰而出現更多變數,而資本開支大的龍頭科企,股價無可避免波幅擴大。一些持續燒錢而業務缺乏差異性,不屬龍頭的大小型科企,或會面對過山車式從高峰下衝走勢。人工智能也許最終是人類本世紀最大經濟革命,但資本市場狂潮,也可在競爭白熱化下突然倒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KEJ - Ivan Ho 2025-10-06 [AI競爭白熱化 狂潮隨時玩完]

最近接連有大型企業高層對人工智能( AI )的牛市爆破發布預警。亞馬遜的執行長貝索斯指出,人工智能出現行業泡沫;高盛的執行長蘇德巍亦指美股在未來一年至兩年將因人工智能資本熱潮退卻而大幅回吐。兩人皆不否定人工智能對行業及世界的未來價值,但卻同時預警資本市場在人工智能範疇存在重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