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0, 2025

HKEJ - 黃國英 2025-07-21 [管理投資組合要學蔡約翰]

內地「反內捲」政策行動終於在股市發揮作用,中概股周五晚在美國市場勁升,不過夜期未能企穩二萬五高位,似乎反映其他藍籌股將會受壓於板塊輪動。科網平台營運模式不似傳統重資產製造實物,急需現金流吊命,而真正決戰應該在於研發投入,尤其現時是人工智能發展飛躍期,既有機會鞏固競爭優勢,投資者亦受落,甚至可以帶動相關產業。所以收斂內捲歪風,屬於正路好事。

 

炒中資科企宜吼二線頭

 

大型科技平台假如真的浪子回頭,日後改鬥科技而不鬥價錢拚補貼,的確尚有上升空間。可是股票走勢實在令人失望過太多次,「短炒無妨、長揸免問」的觀感深入民心,加上騰訊(00700)南非大股東擺明車馬將會沽貨,值博率其實有限。

 

炒中資科技股還是繼續向二線大股甚至中小企埋手,小池大魚長線發展未必太大,正因如此,才不會吸引京東(09618)這樣的壞孩子踩過界,死於不幸機率較低。而對於類似筆者管理規模的基金經理而言,去博有機會殺上千億港元市值的公司,已經十分足夠。

 

所以炒股不炒市去到極致,恒指主要功能只是傳媒向不熟書的小市民表達港股走勢粗略如何而已。偶然也值得參考,例如根據夜期啟示,今日對於科技股以外的藍籌股初段走勢要小心,不要以為恒指上試25000點就心急追入。港股中除了新興增長點之外,始終認定高息中特估在港股中的故事較實在,會伺機在今次預期中的板塊輪動中低位增持。

 

至於「反內捲」的預期,對個別製造業也有刺激,尤其是恒指向上的話。然而,這種公司迫切要現金流吊命,當社會需求不足,內捲就自然隨之而來,根本不是政策導向可以扭轉,如果一心跟風炒內捲格局逆轉,就簡簡單單以大型科技股出擊,始終市值大主流基金人有我有,FOMO存在,動力必定比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勁。筆者連大型科技股也興趣不大,更加不會博這些「十年一閏」的傳統股份。

 

美股方面,市場指數牛皮向上,寬度卻愈來愈差,表面上暗藏殺機,但市場亦可能全力擁抱確定性,靠少數人工智能相關股份繼續撐上去。比較合適的處理,是降低持倉以防萬一,恐慌指數太低,一旦調整加速,很大機會出現短期死亡漩渦,雖然未必持久,可是太多貨的話,隨時把持不住在低位追沽,何況陸續有當炒股高速回吐,會加強局部獲利了結的傾向。

 

保留馬王及潛力新星

 

最近戰友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個別勁升股份有沒有減倉,可見要坐贏倍升股實際難度極高,半途而廢,沽出贏家坐輸家是人性。管理組合的時候,可以想像自己是蔡約翰,旗下馬匹數目爆倉,要爭取成績,當然是掃走評分接近飽和的中駟,保留如日中天的馬王級佳駟,以及尚有潛質的後生馬。

 

所以戰友會很奇怪,有些股票升過倍死都唔走,另外一批卻會清倉,處理不同就是基於對公司本質的判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KEJ - 金人點睛 2025-10-02 [國慶假期開始牛市未必拉動消費]

十一假期開始,內地朋友圈看着挺安靜,暫時沒有熱火朝天出遊的情況,但只是第一天,稍後或有變數,須再觀察。   今年內地股市大牛,在中美關稅緩和、政策持續用力、投資者風險偏好上行、經濟維持韌性以及流動性相對充裕的推動下,滬深 300 指數相比 4 月低點上行超過 25%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