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關稅不跌、非農就業職位放緩不回、壞消息等同無消息,好消息就是極好消息,可說是美股最新的寫照。近期美股上揚,主要受惠於市場憧憬特朗普政策對不同公司的刺激,好像是核電股Oklo Inc.,至今仍未開始發電,股價卻已升十倍,市場從不擔心它會面對任何競爭者。誰與特朗普政府關係佳,便直接「一登龍門」。
最近不少焦點美股,皆源於市場認為公司與特朗普政府關係良好,例如原本在輝達(Nvidia)等晶片商挑戰下,瀕臨在競爭下消失的英特爾,竟獲美國政府入股,兼引線Nvidia入股,股價一夜又升三成;還未說甲骨文(Oracle)與特朗普關係密切,新近獲得OpenAI的長期合約,業績遜預期也不用理會,績後又漲三成。總的來說,與特朗普關係好的企業,連環獲得「獎品」。至此,不少美國企業的估值已是難以評估,只看當前盈利決定買不買的做法已行不通。然而,對未來盈利的估算,誰都難以保證必然達成。就算是股神畢非德,也可能沒想過,原來只要蘋果CEO庫克應特朗普要求,承諾在美國設廠,即使未見實際效益,也不見公司在人工智能(AI)上有大突破,股價表現也可以突然回勇。美國資本市場由華爾街及企業業績主導,一下子變成由白宮政策主導。
AI變現能力期望過高
上周做了一個訪問,主持人即席問我,美股未來最大風險會是什麼?我內心一黑,如答得太負面,美股再升,人家賺少了,又會被指在「說鬼故」。可是,主持的問題核心正是想問當前市場有沒有意想不到之處。我該說市場不是意想不到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而是刻下還沒有人認為應該因這個未來的憂慮而放棄追逐當下利潤的機會。
那最大的風險將會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人工智能的變現情況不如市場預期,令資本縮注。周末剛好有朋友在群組分享,有什麼情況會令美股突然急速轉向?恰巧,他的看法與我相同,正是當人工智能變現能力不足,企業盈利增速遜於市場預期,資本便會煞車。這不是不認同人工智能,重點是盈利不及市場熾熱的預期。如是,連年虧損的OpenAI,融資能力會逆轉,OpenAI承諾的訂單亦報廢,屆時美股便會出現系統式崩盤。現時市場仍有耐性待企業發展人工智能的成果,但最快在明年首季面臨估值考核。
居安思危,在追逐利潤的同時,最好想想你現在準備長期持有的美股,它的估值是反映什麼盈利增長概念。如該公司此刻仍是零盈利甚至長期虧損,其實與參與高風險的初創投資無異。
保護主義醞釀「小黑天鵝」
周末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公布新的工作證件行政命令,向所有為H-1B工作證件申請者的公司,每個新簽證收取10萬美元。這在美國學界及科技界帶來極大迴響。行政指令目的是增加公司輸入外國專才的成本,逼它們用額外資源培訓美國技術人才,或只取用能力較遜的美國人。美國學界及科技企業近年得以領導全球,與全球頂尖人才赴美,以及不少學術上有能力的人赴美讀大學,最終為美國帶來學術及科研成就有關。
根據美國入境處數據,科企七雄當中,有5家科企便以H-1B工作證聘請了超過3萬人。政策強行推出後,未來對中小型科企的影響不小,試想想,有多少中小企願意多付10萬美元去聘請一個剛畢業而未知工作能力如何的畢業生?當人才減少流入,美國的科技發展,長遠得看美國是否能培養出足夠自家人才填補。可是,為什麼美國在學術及科技行業需要輸入的優秀人才特別多?這也許與各國學習及學術文化有關,非付費便能培養出來。政策如無改動空間,長遠不利欲以人工智能持續領導全球的美國。這種保護主義的意識形態抬頭,日後或不時為美股帶來「小黑天鵝」,亦對美國製造業回流帶來新障礙及額外成本。以現時美國市場的估值,容錯率已愈來愈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