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被視為下半年中央政策定調,周三(30日)公布時剛好遇上滙控(00005)業績後下跌,投資者又慣性即時沽貨離場。除此之外,中美在關稅延期上需須聽候特朗普最終決定,事情拖延兩日後也沒動靜,又令市場再度不安,港股過去一星期連日突破後,近日卻跌去所有升幅。
港股衝頂即回,美股則繼續破頂,情景與去年似曾相識。納指及標普500指數在大型科企業績表現勝預期下,幾近每日新高。周三微軟及META的業績大幅優於預期,令市場對人工智能(AI)正有效提升企業業績的想法更為確定,兩股估值雖高,但市場願意給予更高估值。
港股近月上升的原因是資金流向高股息率股份,以及北水南調。然而,首發業績的恒生(00011),因中港地產市道差而需大額撥備,令投資者擔心業績期風險,先行獲利了結。港股先前炒上,是估值重估(不是修復),因盈利不確定性高;美股則是只要業績有增長趨勢,則市場願意給予極高估值溢價。
港股盈利表現未必太差
對理性投資者而言,自然認為是沽貴買平的市場,但現實上,股民在美股上還是較港股容易賺錢。在港股市場,企業盈利還是偏弱為主,僅市場預期較低,而最終盈利卻沒跌多的股份,績後表現才可予市場驚喜。例如恒隆(00101)及渣打(02888),皆屬估低開高之股。
事實上,港股去年6月及7月表現甚差,這正正是憂慮企業盈利而走樣,但當去年8月企業業績沒有那麼差時,港股便隨即回穩,整個8月的表現也不弱。今年8月業績期可能也會重演去年的情況。
數據上,年初至今,企業發盈警的數目也不算太多,甚至也有不少企業發盈喜。縱然內地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但在內地今年推出多項支持經濟的措施後,企業業績未必如市場預期般差,我認為是滙控業績不逢時,被恒生撥備大增拖累,令市場一下子對業績期有戒心。
技術轉弱但可隨時扭轉
我去年便曾以較早公布業績的恒隆為例,指出內地租務情況較香港還好,市場對內地零售市道的擔心或有點過頭。本年恒隆業績亦出現類似情況,其內地租金跌幅甚為輕微,按年租金收入僅跌2%,反而香港市道較差。即管看看在內地今年推出了大量「國補」下,企業業績會否較市場預期為佳。
如單看技術走勢,恒指破頂後數日間跌去全數升幅,完全補回下跌裂口兼跌回3月份高點,技術形態一定不算好。可是,企業盈利若不致太差,以及中美間就關稅問題的互動,也可以令技術形態一下子有重大改變,屆時技術分析亦即時失效。
客觀而言,當前較易令市場進一步下跌的原因是,最新美國有意向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國家收取100%關稅,而中國對此讓步機會甚微,因為在中國眼中,如接受美國以關稅脅迫跟隨其外交政策,在國內會被視為喪權辱國。中國面對美國開始經常把關稅拉上國與國其他議題之上,或會採取一次不容的態度,最終出現俄國開戰,中國被罰的情況。同時,俄羅斯也難以接受美國向其發出最後通牒。
100%關稅一旦啟動,會是市場的「灰犀牛」事件。現時特朗普一直未就延長中美互降關稅期表態,相信是中美背後正就此事或中國能否對俄施加壓力作討價還價。倘俄烏突然戲劇性和談,固然可令股市大逆轉;否則,中、印同時面對美國增加100%關稅,又會令環球股市突然出現震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